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化学平衡》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01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化学平衡》

叶洁兰

考点:

考点一:化学平衡的理解及平衡状态的判定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勒沙特列原理

考点三:化学平衡计算

考点四:化学平衡图象

考点五:等效平衡

一、化学平衡状态

  1. 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征

①  逆: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②  等:V(正)=V(逆)≠O

③  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虽然V(正)=V(逆),但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其反应速率不等于零。

④  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一定。

⑤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也随之改变。

注意: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从哪个方向(正向、逆向、双向)开始无关。

练习:在反应2SO2+O2 =m/V)保持不变

④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

⑤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保持不变

 

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平衡

 

考点一:化学平衡的理解及平衡状态的判定

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P83  例题1  拓展应用1  P82  即时训练 2 、4  P86 5(6)

二.化学平衡移动

1、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平衡状态转化的过程。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V、V发生改变,导致V≠V

3、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新平衡与原平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注意:

①  新平衡时:V′≠V′,但与原平衡速率不等。

②  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当V>V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当V<V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当V=V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1、浓度: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固体或纯液体物质的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影响浓度, 从而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

2、压强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注意:

①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改变压强,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V=V,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容:

充入相对惰性的气体,体系总压增大,但体系各组分的浓度不改变,平衡不移动。

③恒温恒压:

充入相对惰性的气体,气体体积增大,能使体系中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减小,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平衡不移动;否则,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催化剂: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不影响化学平衡,但可大大地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勒沙特列原理

优化设计优化练习:

P82 即时训练 2  、3  P86 4   5(3)P84  例题4  拓展应用 3

四、化学平衡综合应用

考点三:化学平衡计算

1、三段式法:P83 例题2

2、极限法

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生成物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利用例、将1molCO和1molNO2充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g)+ NO2(g)      CO2(g)+ NO(g)

并达平衡,发现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1molCO和2molNO2充入反应器中,则达反应平衡后,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可能为(   C )

A、1/9          B、1/6          C、2/9         D、1/3

3. 差量法

例、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若反应前后条件保持不变,则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与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为( A  )

A、1/5           B、1/4         C、1/3           D、1/2

考点四:化学平衡图象

优化设计:P85 归纳突破 五

相关习题:P85 例题 5  拓展应用4  P86 巩固提升 1

 

考点五:等效平衡

优化设计: P83归纳突破  三

相关练习:P84、例题3  拓展应用2

例题:将3 mol A和1 mol B混合于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P中,以此时的温度、压强和体积作为起始条件,发生了如下反应: 3A(g)+B(g) 2 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1

    回答⑴~⑸小题:

(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容器P中,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的是(    )

   (A)6 mol A+2 mol B             (B)3 mol A+1 mol B十2 mol C,

    (C)2 mol C+1 mol B+1 mol D      (D)1 mol C+2mol D

(2)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应按下列哪种

配比向容器Q中充入有关物质(    )

    (A)3 mol A+1 mol B                         (B)4 mol C十2 mol D

    (C)1.5 mol A+0.5mol B+1 mol C +0.5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

(3)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若仍按3 mol A和1 mol B配比在容器Q中发生反应,则平衡时C的浓度和w rml�L-1的关系是(  )

    (A)>w   (B)< w    (C)= w    (D)不能确定  

(4)将2 mol C和2 mol D按起始温度和压强充入容器Q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平

  衡时C的浓度为V mol�L-1,V与w和叫的关系是(    )

    (A) V>w    (B) V<w    (C) V=w    (D)无法比较

(5)维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哪种配比充入容器Q可使平衡时C的浓度为

  V mol�L-1 (    )

    (A)1 mol C+0.5 m01 D    .          (B)3 mol A+2 mol B

    (C)3 mol A+1 mol B+1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

   解析⑴答案为(A)

⑵ 因容器P的体积可变,且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故相当于加压.而现在容器

Q体积不变,条件不同了,不属等效平衡,无法判断.答案为(D).

⑶本题所述条件相当于减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浓度降低.答案为(B).

⑷温度、体积不变时2mol C和1 mol D反应与3 mol A和1 mol B相当,属等效平

  衡.再加1 mol D时平衡将向左移动,V<w。答案为(B).

⑸恒温恒容下n (A)=3 mol和n(B)=1 mol或n(C)=2 mol和n(D)=1 mol时均为同一平衡状态,属等效平衡.答案为(C).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