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校园风光校园视频学校发展领导之窗组织机构校史沿革规章制度
校园新闻公示公告招生招聘周程安排
科研动向课题研究课程设置队伍建设课例展示资源下载教学视频
成绩查询教务快讯资源下载
专题教育德育队伍德育活动学子风采德育课程德育在线心灵驿站爱国主义班主任信息资源库
党员风采支部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策文件
法律法规调研文章工会要闻
幼儿园动态领导机构幼儿园简介
资助信息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一般新闻
龙湾校区龙岗校区
语文工作坊梁小金工作室何萍工作室
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化学平衡》
叶洁兰
考点:
考点一:化学平衡的理解及平衡状态的判定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勒沙特列原理
考点三:化学平衡计算
考点四:化学平衡图象
考点五:等效平衡
一、化学平衡状态
2、特征
① 逆: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② 等:V(正)=V(逆)≠O
③ 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虽然V(正)=V(逆),但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其反应速率不等于零。
④ 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一定。
⑤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也随之改变。
注意: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从哪个方向(正向、逆向、双向)开始无关。
练习:在反应2SO2+O2 =m总/V总)保持不变
④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
⑤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保持不变
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平衡
考点一:化学平衡的理解及平衡状态的判定
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P83 例题1 拓展应用1 P82 即时训练 2 、4 P86 5(6)
二.化学平衡移动
1、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平衡状态转化的过程。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V正、V逆发生改变,导致V正≠V逆。
3、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新平衡与原平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注意:
① 新平衡时:V′正≠V′逆,但与原平衡速率不等。
② 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当V正=V逆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1、浓度: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固体或纯液体物质的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影响浓度, 从而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
2、压强:
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注意:
①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改变压强,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V正=V逆,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容:
充入相对惰性的气体,体系总压增大,但体系各组分的浓度不改变,平衡不移动。
③恒温恒压:
充入相对惰性的气体,气体体积增大,能使体系中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减小,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平衡不移动;否则,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催化剂: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不影响化学平衡,但可大大地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
考点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勒沙特列原理
优化设计优化练习:
P82 即时训练 2 、3 P86 4 5(3)P84 例题4 拓展应用 3
四、化学平衡综合应用
考点三:化学平衡计算
1、三段式法:P83 例题2
2、极限法
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生成物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利用例、将1molCO和1molNO2充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g)+ NO2(g) CO2(g)+ NO(g)
并达平衡,发现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1molCO和2molNO2充入反应器中,则达反应平衡后,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可能为( C )
A、1/9 B、1/6 C、2/9 D、1/3
3. 差量法
例、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若反应前后条件保持不变,则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与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为( A )
A、1/5 B、1/4 C、1/3 D、1/2
考点四:化学平衡图象
优化设计:P85 归纳突破 五
相关习题:P85 例题 5 拓展应用4 P86 巩固提升 1
考点五:等效平衡
优化设计: P83归纳突破 三
相关练习:P84、例题3 拓展应用2
例题:将3 mol A和1 mol B混合于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P中,以此时的温度、压强和体积作为起始条件,发生了如下反应: 3A(g)+B(g) 2 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1。
回答⑴~⑸小题:
(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容器P中,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的是( )
(A)6 mol A+2 mol B (B)3 mol A+1 mol B十2 mol C,
(C)2 mol C+1 mol B+1 mol D (D)1 mol C+2mol D
(2)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应按下列哪种
配比向容器Q中充入有关物质( )
(A)3 mol A+1 mol B (B)4 mol C十2 mol D
(C)1.5 mol A+0.5mol B+1 mol C +0.5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
(3)保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若仍按3 mol A和1 mol B配比在容器Q中发生反应,则平衡时C的浓度和w rml�L-1的关系是( )
(A)>w (B)< w (C)= w (D)不能确定
(4)将2 mol C和2 mol D按起始温度和压强充入容器Q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平
衡时C的浓度为V mol�L-1,V与w和叫的关系是( )
(A) V>w (B) V<w (C) V=w (D)无法比较
(5)维持原起始温度和体积不变,按下列哪种配比充入容器Q可使平衡时C的浓度为
V mol�L-1 ( )
(A)1 mol C+0.5 m01 D . (B)3 mol A+2 mol B
(C)3 mol A+1 mol B+1 mol D (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
解析⑴答案为(A)
⑵ 因容器P的体积可变,且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故相当于加压.而现在容器
Q体积不变,条件不同了,不属等效平衡,无法判断.答案为(D).
⑶本题所述条件相当于减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浓度降低.答案为(B).
⑷温度、体积不变时2mol C和1 mol D反应与3 mol A和1 mol B相当,属等效平
衡.再加1 mol D时平衡将向左移动,V<w。答案为(B).
⑸恒温恒容下n (A)=3 mol和n(B)=1 mol或n(C)=2 mol和n(D)=1 mol时均为同一平衡状态,属等效平衡.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