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质疑思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9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记生本教育汇报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覃年升

 

923日上午,高二年级生本班刘春梅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题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语文生本教育公开课。莫校长、师大白云教授、全体高中语文老师和其他科任老师、广西师范大学50名实习老师观摩这节公开课。

这节课的目标是了解小说的情节和林冲性格,探究林冲性格变化之根源,进行小说片段创作。刘老师通过三个环节达成了这几个目标。第一,请小组主持人上来展示情节与性格变化的图表。主持人用投影机投出作品,讲解构思和创意,分析情节和性格变化的关系,头头是道。第二,学生展示林冲反叛性格形成的原因,形成了一篇小论文展示出来,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第三,学生续写了林冲“杀了三人后,东头去”的一个片段,运用环境、肖像、动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等等,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还有同学要展示吗?” “有不同意见吗?”这些话语体现生本课堂的开放与民主,质疑和思辨。课堂中,刘老师查到好处的介入,引导学生往深处思考,精要评价学生的得失。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密集。师生、生生形成立体信息交换碰撞,迸发出一朵朵智慧的火花,令人惊叹不已。

课堂生动活泼,评课更是精彩纷呈。大成若缺,成功的课应该是引人思考探究争论的课。莫校长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生本课,但骨子里头还是师本课。理由有两个:1、问题的设置还不够深入;2、还有教师的观念还没有生本。是的,生本教育的核心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深度决定学生思考和争论的深度。刘文义主任认为刘老师的续写小说片段的问题设置,非常的巧妙。符政梅主任当场分享了她生本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宁良敦主任诗意地吟诵——生本教育的早春,虽稚嫩,但也芬芳美丽,为我校的生本教育摇旗助阵。

高二语文组长周维明高度评价了刘老师的课,介绍高二生本教育的情况和经验。最后刘春梅老师满怀激情地总结道:寻找一条学生学的快乐的路,寻找一条老师教的快乐的路,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孜孜以求。

针对这节课,我们还是有很多争议的地方。问题的设置何为深刻巧妙,教师在生本教育中如何去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贴近学生又要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讨。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     来源:
上一篇:热门文章教 研 简 报[ 10-09 ]
下一篇:热门文章源于那一份信任[ 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