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8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绿》教学反思

                 李爱红

《绿》是朱自清写的一篇经典优美散文。笔调细腻唯美,感情深挚。《绿》是苏教版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会读书,要求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所以,针对这篇散文如此特点,我安排两个课时授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品结构之美。2、探题意,品作者心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感想、体会、评论)。2、品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片段练习:对你所喜爱颜色的生动描写。我选择第二课时为公开课。

这节课分为三个环节:朗读把握情感—圈点批注品析—抒写喜爱颜色片段。在第一环节主要是朗读,以第三自然段为例。老师先范读第三段开头几句,以情感带动学生朗读的基调,接着两学生各接着读,最后全班齐读。这个环节在课上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为了范读好,我也在家反复练习,第一次在公开课上朗读,感觉很有挑战!学生很受感染。

第二环节教会学生更深层地进行阅读批注,我选择了《关于散文<白鹭>》“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及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作为例子,其实想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评价,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批注的要求是比以往高一些,我很担心学生是否能完成,但在上课中出乎我意料之外,学生完成得很好。

第三个环节我主要用一些图片唤起学生的美好记忆抒写心中喜爱的颜色。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与一种偏爱的颜色,能用一些修辞手法表达出来,就是对课文《绿》情感的深层体验。学生完成得非常好。

这节课的反思:1、回归文本,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共同品析这篇散文的文字之美作者那真挚的爱恋之情。2、散文是必须有朗读的教学。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3、读写结合有效内化课文的情感及有创意的写作。这一点学生很受益。4、批注的指导是到位的。不足之处:1、感觉课堂未放得开,缺少广度。这需要不断积累阅读和学习。2、对于时间的把握还是觉得后面紧了点。这要多锻炼了。

总之,通过今天的这堂公开课我也收获了很多我想,一堂好课还是需要精心酝酿和设计的,用心和用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条件。

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是一种享受,是我追求的课堂境界。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李爱红     来源:本站原创
下一篇:热门文章《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