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级B类立项课题《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原有内容的教学研究 》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8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新教材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不但在数学研究对象的范畴上有变化,而且在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都有较大的改变。随着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的调整,若盲目扩充加深,增加了容量,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难度过大。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新内容,怎么对待原有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目标,拓宽知识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要求,加大习题难度,提前结束课程,是否符合改革精神,是否更有实效。通过研究,为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改善和缓解学生负担过重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实践途径。
    (2)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深刻地意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工具,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此前对原有内容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教法,满堂灌、套路模式、机械训练形成应试能力。

忽略了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针对原有内容的不同教学对比,通过研究,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卓爱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