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经典随流水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31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近日读了两篇题目完全一样的美文《流逝的古典》,其中一篇是感慨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因此而发出深情的呐喊:怀念经典,让经典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让生命续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让心灵深处永远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另一篇则因 鲜活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里被生生扯去”,“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了遥远的绝响”而呼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要出心灵“勇敢和纯洁”,“像那些大树一样美丽而健康”的,“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的‘人’!”

这两篇美文触及了生活中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日渐远离人类智慧的结晶,日渐淡忘传统文化思想的要义,日渐偏移美好道德情操的精髓!

大智者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可见,厚德载物,树立道德品质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然而不道德的事,时有所闻;缺德的人,时有所见。古圣教诲:“天行健,君子将自强不息”。可知,顽强拼搏斗志,永远进取前行是生命的主旋律;但生活中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者为数仍多。先贤语重:“君子隆师而亲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同样显豁;然而现实中不尊师不重教、不敬老不爱幼的事令人心寒,由此便衍生出种种陋习乃至恶行。对此,我们能听其滋生吗?不能。我们能任其蔓延吗?不能。我们能让它肆虐纯粹的精神家园吗?不能。

怎么办?亲近书籍,莫让经典随流水!走进经典,走进人类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精神宫殿。去浸润、去濡染、去吸食伟大高雅的魂灵素养。让心灵不再贫瘠,让精神不再空虚,让情趣远低俗,让道德更高尚。

我们知道,书是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好书犹药,善读之可以医愚。通过读书,我们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阅读一本好书,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并能够点燃我们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拼搏的信念。

我们在四月开展“读书节”,就是要让每一位同学更深刻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就是要倡导校园内人人爱读书、人人常读书的良好氛围,让阅读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并从书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找到快乐。为此,提几点建议与要求。

1处处闻香,乐读。激发读书的热情,走进名著,走进名家,让心灵与心灵对话;我们要在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的美妙过程中,让自己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

2、时时飘香,多读。合理、充分、科学地利用时间去阅读。早上起床,饭前饭后、课前三分钟、做完操和清卫工作等零碎时间背经典,诵美文,化整为零,积少成多,书声四起,朗朗校园,朗朗人生的天空。

3、一瓣心香,会读。鲁迅说过:倘只看书,会变成书橱。是的,开卷有益的时代已经结束,信息时代呼唤高质量的阅读。茫茫书海,适合我们的永远只能是冰山一角。所以,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读出书的深度,读薄书的厚度,读长书的纬度,读宽书的经度。

4、人人品香,悟读。开读书报告会,交流心得;写读书笔记,感悟生活,启迪人生;推荐好书,做文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读一本好书,会点亮我们心头的一盏明灯。让我们以书为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学识渊博的人,意志坚强的人,儒雅大气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为创建书香校园共同努力吧!我们的口号是:沐浴书香,润泽人生;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

祝第一届“读书节”圆满成功!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