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无偿献血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6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教育的理想,是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教育工作者必需毕生研究的课题,更是中小学班主任应当用心做好的课题。笔者以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其中心主题当是用高尚的道德文化引领、濡染。

有“钦州教育之先河”“钦州文化的摇篮”之称的钦州市第一中学,她的骄傲,不仅是有百多年育人的历史,而且是有跨三个世纪长期积淀的文化。这种百多年的文化,激励着广大的一中师生,薪尽火传,生生不息,形成钦州一中崇德益智、爱校如家、追求卓越、勇创第一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什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但文化与知识又不是绝对成正比的关系。

有人这样通俗地解释文化:在西北高原,气候干燥,土地贫瘠,人们生活贫困,但贫穷的老农依旧会在简陋的农舍旁种上一株红蔷薇,让鲜艳的花朵去迎接春天明媚的朝阳。老农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也不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歌和美学,但他认为对生活是重要的。人们对美的崇尚,对美的追求其实就是文化。

20091218钦州一中高中部校园里有一道美丽的道德风景,是最妩媚最璀璨最高尚的文化。高一有位学生患重病住院后,突然消化系统大出血,医院因血站库存的0型血已告罄而打电话到校求助,得悉这一紧急情况,学校一边告知发动学生献血,一边通知血站到校采血。老师跑去了,高一学生跑去了,高二学生也跑去了,但高一高二多数学生因年龄不到18周岁而暂时无法让爱心彰显;高三学生迈过了这道坎,摞起衣袖,让青春的热血和高尚的美德定格成一中美的大爱风景。据统计,当天参加献血的师生员工达189人,献血量达39650毫升。这样纯粹的品格,高尚的道德,是我们应当铭记的,应当传承的,应当发扬光大的。因为,她体现了一种清纯的无私,她体现了一种广博的爱心,她体现了一种高雅的文化。

钦州一中119周年办学的文化底蕴,其实就是这样具体地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不自私,因为不自私所以慷慨,豁达;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懂得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所以谦虚,仁爱;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懂得尊重敬畏生命,因为尊重敬畏生命所以高尚,伟大!

在我们校园内, 勤俭节约,励志进取,追求卓越,勇争第一永远是学校的主流文化;爱校如家、团结拼搏、严谨治学是一种文化;有道德、有良知、有文明素养是文化;融入学校,富有爱心是文化;勤奋是文化,尊敬师长是文化;不奢靡是文化,不攀比是文化;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是文化;上下楼道靠右行、不喧哗、不推搡,礼让三分、注意安全是文化;用餐不拥挤、不窜队、“哪怕饥肠辘辘,也要彬彬有礼”是文化;不违规使用手机、听mp3、接受黄色淫秽信息是文化;亲近自然、多读好书、热爱课堂、积极参加有益活动,这些都是文化。因此,在校园内、在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所以,在让学生增长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行为,引导、启迪学生升华道德情操。不然,有人就会说,看这些学生,恐怕只有知识,没有文化。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天地中辛苦耕耘、施肥浇水的时候,在增长自己专业知识、教好书、育好人的同时,不仅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业务素养,积淀更深更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要身体力行,做文明楷模,当道德先锋,彰显更纯更粹的人格道德魅力,惟其如此,方能肩负引领天职,不辱濡染使命。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     来源:
上一篇:热门文章笑将新火烧新茶[ 01-26 ]
下一篇:热门文章莫让经典随流水[ 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