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6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时间2012515日上午第三、四节

地点:阅览室二楼

中心发言人:黄芸  

与会人员:

廖建坚、梁雪梅、黄芸、吴善堂、张文娟、邹优芳、敖源、黄国玲

谈谈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

 

怎样衡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呢?实践证明,人格魅力的基础在于人的品格特征。思想品德教师人格魅力的品格特征、个人品质的吸引力,根本在于一种使学生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质,这种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和品德的内在属性—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

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并进而产生一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群体意识。这是一种令人难以抗拒教育力量。

1、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学业发展有激励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做点燃每一颗心灵的火种。”教师丰富的知识、高尚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完成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它能有效的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当学生仅仅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时,其动力来自个体生命的外部,是一种游离于心灵需要的外部动力;而教师的崇高理想和敬业精神作用于客体,学生通过内化吸收可以转变为一种洋溢于心中的内驱激情,就能常保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内在心灵渴求和外在行为的统一。在这种学习类型的转化中,教师人格魅力起到了激发学生高尚学习动机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种因师生日常相处而对学生的心灵所显示出来的无形的“感动”和“震撼”作用,比课堂上人生观教育所运用的语言更富有魅力。

2、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情感优化有陶冶作用

教育是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崇高的教师人格,对于学生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品格养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引发的感染力有一种不自主的认同作用。尤其是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的美好心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除父母之外的首要影响源,学生会自然的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伴随着师生交往的增多,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通过特定情景的展现,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进而引起心理感动,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思想品德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思想品德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而久之,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可以说,思想品德教师人格修养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