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的整理及运用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2012年春季学期第10周初中思想品德教研活动记录

 

主题:时政热点的整理及运用

时间2012417日上午第三、四节

地点:阅览室二楼

中心发言人:廖建坚    

与会人员:

梁雪梅、黄芸、张文娟、吴善堂、邹优芳、敖源、黄国玲

时政热点的整理及运用

时政热点是中考思品命题的重要载体和依据,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热点时政的整理及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热点时政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对其整理及运用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一、整理的方法

1.筛选整理法,运用筛选整理法必须坚持四项原则。

1)权威性原则。要求筛选和保存的时政热点信息必须出自权威机构和权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

 2)重大性原则。时政热点必须体现国家大事、人民大事,即表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重大事件。

 3)时效性原则。由于中考考察的时政热点内容为上年10月至当年4月间所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所以我们整理的时政热点必须符合这段时间内的、反映国内外的重大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时政内容。

 4)系统性原则。要注意国内时政与国外大事之间的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军事、外交等诸多时政在内的联系,时政信息与思品教材之间的联系。

2.纵横整理法,即纵向整理和横向整理。

1)纵向整理,就是按时间顺序将所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进行综合整理,以时间为线索的整理方法,优点在于比较直观且容易掌握。

2)横向整理,就是按时政反应的社会性质加以整理。可以首先将这些内容分为国内、国外两大类,然后再根据其性质归纳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环境、资源等类别。

3.专题整理法。将一段时间以来所发生的性质紧密相连的重大时政加以整理,形成一个系统专题。这种方法内容集中、系统性强,便于加深理解,适用于较重大的=内容较多的时政。所整理的内容,应包括时政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原因和结果、影响和作用、重要的政策和精神、分析和评论等。例如,关于台湾问题:有关台湾问题的重要时政;大陆对台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对台问题的“四个绝不”的表述;面对一些“台独”分子的言行,我们应采取的措施;青少年在台湾问题上应坚持的原则和态度等等。

二、运用的方法

我们整理时政热点的目的是加以运用,当然,运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其内容;以材料分析提的形式考察其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等。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我们才能更加深入的了理解时政热点,并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在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如果能把时事点融入教材,上升到理论高度,联系生活实际,那意义就非同寻常了。我们要把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找到相应的链接点。链接点的寻找来自于对时事材料的分析,要善于多角度分析材料,捕捉信息,准确而全面的找到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

2.抓住时政材料的关键词或有效信息进行仔细分析。所谓“关键词”是指时政材料中比较引人注目,又容易进行考察的内容。一般包括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数字,事件的性质、内容、地位、影响以及社会意义等。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标注,有意识的做好不同的识记符号,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3.要注重时事与自身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某一时政背景下,要能结合自身实际就怎么办或如何做,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有时还要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当然在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广度、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力求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好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