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学期初中部生物组教研组活动情况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6日 点击数: 【字体: 查看评论

时间:45   8   星期四第三、四节

地点:初中部图书馆

应出席人数:5

实到人数:3

请假人数:2人,凌俊文出公差,黄金玲请假

中心发言人:蒋延萍

活动效果:好!

活动内容:

1、讨论确定期中考试范围,命题人。

2、研究课题研究路线,初步确定下周六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讨论准备工作细则。

3、七年级集体备课:《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材分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学会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较陌生,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演示实验和图片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

1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演示实验----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八年级集体备课:《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非典”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设计图示: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收藏]     [打印文章] 作者:     来源: